卷行天下周测卷的历史答案

卷行天下周测卷的历史答案,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卷行天下周测卷的历史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1.C【解析】依据材料“无产阶级的政党应该指导无产阶级参加民族运动,不是附属资产阶级而参加,乃以自己阶级独立的地位与目的参加”可知,当时党强调要以独立的地位参与民族运动,说明已意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1925年国共已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故A项错误;党开始调整工作重心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是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D两项。

18.(1)同:关于学生与警察发生冲突和曹宅被焚的结果等几个基本事实认定基本一致。(2分)异:对于曹宅起火原因的认定不同;对于学生行为的评价和看法不同。(4分)(2)原因:双方立场和利益诉求截然不同。前者代表中方立场,要求维护中国主权;后者代表日方立场,希望保有“巴黎和会”既得利益。(6分)(3)补充:事件亲历方的证词以及与事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方的记录,并对这些证据进行比对互证方能得到接近真相的认识。(3分)【解析】(1)综合材料内容可知,两则报道相同之处在于它们关于学生与警察发生冲突和曹宅被焚的结果等几个基本事实认定基本一致。不同之处是对于曹宅起火原因的认定不同和对于学生行为的评价和看法不同。果等几个基本事实认定基本一致。不同之处是对于曹宅起火原因的认定不同和对于学生行为的评价和看法不同。(2)根据“《京报》”“《顺天时报》(日本汉文报纸)”等信息可知导致对同一历史事件报道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双方立场和利益诉求截然不同。前者代表中方立场,要求维护中国主权;后者代表日方立场,希望保有“巴黎和会”既得利益。(3)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要想了解这一事件的真相,除了报纸报道外,还应该有事件亲历方的证词以及与事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方的记录,并对这些证据进行比对互证方能得到接近真相的认识。

关键词:题库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