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行天下试卷参考答案高一历史

卷行天下试卷参考答案高一历史,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卷行天下试卷参考答案高一历史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13.B【解析】题干中“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体现是对世界各国都有指导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16.论题:中国外交主题的变化。(3分)阐述:新中国成立后的较长时期,中国外交受国内意识形态和美苏对抗等国际因素影响较大,中国首脑出访国主要是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独立国家,还包括欧洲的少数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后,为了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中国外交向全方位和“无敌国”方面发展,中国首脑出访国包括世界各大洲,特别是对欧洲、美洲等资本主义国家出访的次数大幅增长,反映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中国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之后,中国外交所发生的变化。(20分)因此可以看出,中国外交经历了以意识形态为主向全方位外交的转变,这一转变也是中国国内经济建设和政治状况变化的反映。(2分)【解析】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提炼出“改革开放前中国外交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大,中国首脑出访国以亚洲为主”“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2年以后,中国全方位外交进一步深化”等信息。据此可以确定论题为“中国外交主题的变化”,然后再联系所学进行阐述说明。对于改革开放前中国外交表现出的特点,应当联系所学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说明实行这种外交政策的原因。对于改革开放后的变化,应当联系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主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等方面来说明原因,最后作出总结,说明中国外交主题的变化主要是国内社会状况变化的结果,同时也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从而表现出由意识形态外交向全方位外交的转变。

关键词:题库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