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23答案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23答案,全国100所名校答案网已经编辑汇总了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23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全国100所名校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语文答案22
17.(1)特点:政府主导,对外贸易在官方管理下进行:贡、市一体化,贡品与商品并存:贸易过程中商品贸易比重大于礼品交换(或答:以商品贸易为主):存在官方管理下的民间对外贸易:设立了专门机构(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8分,任答四点即可)》(2)影响:构建起了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网,加速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中国对外贸易由于获得广阔的新市场而急剧扩张;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贸易顺差收入:同时巨额海外白银流入中国,加快了中国自然经济转向货币经济的步伐:推动了货币财政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6分,任答三点即可)【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明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在于有贡就有市,所谓‘正贡'的贡品在《明会典》记载颇详”得出:政府主导,对外贸易在官方管理下进行;根据材料一“朝贡贸易中作为礼品交换的部分只占极小部分,而绝大多数物品是作为商品进行贸易的”得出:贡、市一体化,贡品与商品并存,贸易过程中商品贸易比重大于礼品交换;根据材料一“更重要的是,物品清单说明,朝贡贸易中包括官方管理下的民间对外贸易”得出:存在官方管理下的民间对外贸易:根据材料一“当时在宁波市舶司就设有100个行人”得出:设立了专门机构(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2)影响:根据材料二“中国对外贸易形成了以澳门为中心向全球扩散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循环网”得出:构建起了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网,加速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根据材料二“葡萄牙人首次直接从中国大量贩运瓷器到欧洲,但将其推向高潮的是以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代表的各国东印度公司,尤其是17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率先在广州开设贸易机构”得出:中国对外贸易由于获得广阔的新市场而急剧扩张,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贸易顺差收入;根据所学知识,可从白银的流入、推动自然经济解体、促进财政体系的改革等方面概括。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检测卷
6.A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明朝内阁更迭较为1频繁,内阁大臣在阁时间较短,这不利于国家政策的延续与稳定,故A项正确;阁臣在阁年限反映不出官僚机构膨胀,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内阁的辅助作用,排除C项;阁臣更迭频繁,与促进官吏队伍年轻化无内在关联,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