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甄城县第一中学2024级高二第一次定时训练语文答案

山东省甄城县第一中学2024级高二第一次定时训练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C.刑,名词作动词,与《齐桓晋文之事》“刑于寡妻”中的“刑”用法相同,意义不同。高考总复课堂测评·语文D.三司,宋时盐铁、户部、度支三个官署的合称,三司使是三司的最高长官。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单元周测卷(十二)答题卡A.苏辙认为不必贷给百姓钱财,只需仿照唐代刘晏的做法,制定并施行常法,就能收治理之功。班级考号姓名B.苏辙认为青苗法会使官吏作奸、民风变坏,最后必然只有动用刑罚惩处,让官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府不胜烦扰。C.王安石力主变法,先后在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裁2. [A][B][C][D]方面采取了变法措施。7. [A][B][C] [D]12.[A] [B] [C] [D]9D.司马光认为治理国家应遵循已有的法律制度,对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等变法3. [A][B][C][D]8.[A][B][C][D]13.[A][B][C][D]行为持反对意见。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非选择题(请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译文:(2)且治天下譬如居室,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1.(3分)译文:ABCDEFG5.《答司马谏议书》中提到,司马光批评王安石“侵官”,从材料三中看,司马光列举的王安石“侵官”的表现有哪些,请根据材料概括。(3分)答:4.(1)(4分)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材料一:切於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日:“父死不葬,爱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日:“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殷乱,天下(2)(4分)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日:“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但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有删改)材料二:武王将伐,召太公望而问之日:“吾欲不战而知胜,不卜而知吉,使非其人,为5.(3分)之有道乎?”太公对日:“有道。王得众人之心,以图不道,则不战而知胜矣;以贤伐不肖,则不卜而知吉矣。彼害之,我利之。虽非吾民,可得而使也。”武王日:“善。”乃召周公而问焉,日:“天下之图事者,皆以殷为天子,以周为诸侯,以诸侯攻天子,胜之有道乎?”周公对日:“殷信天子,周信诸侯,则无胜之道矣,何可攻乎?”武王念然日:“汝言有说乎?”周公对日:“臣闻之,攻礼者为贼,攻义者为残,失其民制为匹线夫。王攻其失民者也,何攻天子乎?”武王日:“善。”乃起众举师,与殷战于牧之野,6.(3分)大败殷人。上堂见玉,日:“谁之玉也?”日:“诸侯之玉。”即取而归之于诸侯。天下闻之,日:“武王廉于财矣。”入室见女,日:“谁之女也?”日:“诸侯之女也。”即取而归ABCDEFG之于诸侯。天下闻之,日:“武王廉于色也。”于是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以与士民【JKT·语文·单元周测卷(十二)第2页(共4页)】语文·单元周测卷(十二)答题卡第1页(共2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