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 2025-2026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卷·摸底卷 历史Q(一)1试题

衡水金卷先享题 2025-2026学年度高三一轮复习摸底测试卷·摸底卷 历史Q(一)1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5.李在魏国变法时,以“尽地力之教”推动“治田勤谨”者获赏,又行“乘法”调控粮价;其《法经》虽重“盗、贼”之禁,却专设“鹰律”规范商业市集。这体现出李变法A.开创了封建法典的立法范式B.旨在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秩序C.通过法律手段统筹农商发展D.以重农抑商为基本经济策略论证刑名法术之策。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诸子思想趋向实用发展B.百家争鸣推动思想交融(、法家学说占携思想主导地位D.地域文化交流壁垒强化7.战国时期某学派主张:“宫室有度,堂基三尺,土阶三级,茅茨不饰,橡木无雕”,同时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将器物制作的精益理念纳人治国方略。下列与该学派主张相符的是A.儒家“克已复礼”的等级秩序观B.道家“无为而治、顺天任物”的自然哲学观C.法家“循名责实"的法治建设论D.墨家“节用尚贤、重器务实"的务实治理观8.据学者研究发现,秦统一后的十年间(前 221~前 211年),山东临淄齐国故城、河北易县燕下都等关东官营作坊遗址,出土了大量刻有“廿六年诏书”铭文的标准化器物。经测量,陶隔、铜权、铁耒等器型尺寸与咸阳宫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误差均小于2%,其范铸工艺、铭文格式完全遵循咸阳宫廷工官标准。这主要得益于当时A.官营手工作坊的形成B.商鞅政策在全国范围延续C.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D.区域文化的交流显著增强首嚣嚣,毋乐生”的民间诉求;同时,咸阳宫遗址出土的政令文书仍强调“急督责、重赋役”的治国逻辑。对此认识合理的是A.制度设计与基层执行脱节加速秦朝崩溃B.考古发现与政令文书冲突揭示出秦亡的必然性C.中央集权体制在危机中仍保持高效运作D.简牍数据反映了区域性危机而非统治全面崩溃10.下表所示为汉初至汉武帝时期监察制度的演变。据此可知,汉武帝时期监察体系变革旨在汉初(前202年)监察体系特征汉武帝时期(前106年)监察体系变革郡国并行制下,监御史与诸侯王共治地方,常与郡守废除监御史,设13州刺史,直属中央,专职监监察主体勾结察郡国二千石官员监察范围仅限三辅及部分郡县,王国不受监察覆盖全国郡国,重点监察诸侯王与地方豪强刺史“六条问事”直击地方权女滥用,“郡国畏监察效能地方吏治腐败,诸侯“富天子”“拥兵自重”惮,豪强敛迹”A.革除郡国并行制的制度端B.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延续汉初黄老思想治国理念D.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高二7月联考·历虫第2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