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成原创模考·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方向预判卷(一)生物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生物试题)
(2)氨态氮和正常浓度 CO2氨态氮有利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合成、有利于还原氢(即NADPH)合成、有利于光合产物的运输等A、B两组水稻叶片和果实的放射性叶片放射性A大于B,果实放射性A小于B【分析】细胞中无机盐的作用:①组成生物体某些化合物的成分,如镁离子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②维持生命活动,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如钠离子维持细胞外的渗透压,钾离子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③维持酸碱平衡。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因素包括光照,(包括光照强度、光照时间长短、光质等)、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矿质元素和水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植物自身含有的光合色素含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等。17答案第7页,共11页【详解】(1)无土栽培利用的是培养液,不是土壤,因此植物根系在培养液中生长,除了要考虑各种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比例外,还要防止根细胞渗透失水,即要考虑培养液渗透压;为防止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烂根,还必须考虑培养液的溶氧量,另外 pH也会影响根细胞各项生命活动,因此还要考虑培养液的pH。叶绿素作为光合作用中的重要化合物,其形成需要氮元素的参与,因此氮元素被吸收后用于合成叶绿素,体现了无机盐组成复杂化合物的功能。(2)由题干可知,该实验探究的是高浓度CO2下氮素供应形态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此实验自变量是CO2浓度(即表中的正常浓度CO2和高浓度CO2)和氮素供应形态(即表中的硝态氮和氨态氮),因变量是叶绿素 SPAD 值和净光合速率。据表分析,硝态氮与正常浓度CO2构成第一个组,硝态氮与高浓度CO2构成第二个组,氨态氮与高浓度CO2构成第四个组,则第三个组(即X处理措施)应该是氨态氮和正常浓度CO2。若要分析哪种氮素供应形态更能显著提高该水稻净光合速率,可以对硝态氮正常浓度CO2组(第一个组)和氨态氮正常浓度CO2组(第三个组)进行对比,后者的净光合速率是35,前者净光合速率是17.5,可推知正常CO2浓度下,氨态氮能够显著提高该水稻净光合速率;也可以对硝态氮高浓度CO2组(第二个组)和氨态氮高浓度CO2组(第四个组)进行对比,后者的净光合速率是42.8,前者净光合速率是21.5,可推知高CO2浓度下,氨态氮能够显著提高该水稻净光合速率;这两种对比结果都可以说明氨态氮更能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氨态氮可能更有利于光反应或暗反应的进行,因此有可能是氨态氮有利于光反应中还原氢(即NADPH)的生成,或者有利于暗反应中光合产物的运输,防止产物积累抑制光合作用,或者氨态氮更有利于光合作用相关酶的合成等等。(3)本实验目的是验证钾离子可以促进蔗糖从叶片运至果实。根据题干描述可知,自变量是钾离子的浓度,即A 组中的低浓度钾离子和B 组中的适宜浓度钾离子,由于该实验利用4CO2同位素标记,因此因变量是检测两组中水稻叶片和果实的放射性,最终检测到叶片放射性A大于B,果实放射性A小于B,说明相对于A组中低浓度钾离子处理,在适宜浓度钾离子作用下,B组叶片中蔗糖更多的运送至果实中。启动子提供RNA 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结合位点目的基因、终止子(和复制原点)Ndel、EcoRI①②③④)抗生素A和抗生素B无菌AB【详解】试题分析:本题结合基因结构图和运载体结构图,考查基因工程的技术和原理,重点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要求学生认真分析题图,能根据图中信息选择合适的限制酶,1准确判断使用 DNA 连接酶连接的结果,再运用所学的知识答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答案第8页,共11页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1)据题图分析,由质粒1的结构、及质粒1和重组质粒上都具有A可推知,A是启动子,其作用是提供RNA 聚合酶特异性识别结合位点,驱动基因转录。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