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金卷(四)4历史XKB-G3-YX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4历史XKB-G3-YX答案)
50思辨思维影响深远,指的是理学家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对后世影响大,而这不能解释宋代【解析】本题考查明代戏曲,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明代盛行的鬼神报应戏曲,题材涉及忠奸、婚恋、家庭人伦等题材,这本质上是民众渴望善恶皆得报和追求公正义的心理愿望的反映,故选B项;鬼神戏曲可以反映当时倡导忠义和人伦,具有道德教化功能,其主要价值取向与官方意识形态一致,故排除D项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康熙帝重视朱熹及其学问,并称“果系道学之人,惟当以忠诚为本”,康熙帝此举意在借朱熹及其学问,要求汉族知识分子当以“忠诚为本”,从而笼络汉族知识分子故选D项:A、C两项不是康熙此举的主旨,故排除A、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帝王的亲民形象,故排除B项。9.D【解析】本题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家国情怀的素养。材料反映出列强反复无常、欺弱畏强、取巧蒙混、挟制难的贪婪恶劣的本性,故选D项;贩卖鸦片,是英商恶劣行径的表现,禁烟活动打破了他们的不正当利益链项;清朝闭关自守局面被打破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故排除C项。10.A【解析】本题考查晚清东北人口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东北素来为大清“龙兴”之地,从大清肇基之始,实施封禁政策,即严禁内地百姓移民东北。而这一时期,大量人口涌人东北,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能力下降和统治危机加深,故选A项;东北地区的开发加剧了列强对东北的侵略,故排除B项;这一时期,东息,故排除D项。11.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民国初年政治建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民国初年,虽然有违法、违规的现象发生,但违法、违规者总会受到来自权力机构、反对党、社会舆论、统治阶级内部以至民众的反击或警告。这表明民国初项;材料强调的是监督机制和制约体制的存在,并未涉及人民的政治权利是否得到充分障,故排除A项:材料提到了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但未涉及五权分立的具体内容,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军阀之间的斗争问题,而是强调监督机制的存在,故排除D项12.B【解析】本题考查胡适思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胡适主张的“评判的态度”,其实质是对一切旧文化、旧思想进行批判怀疑,通过批判怀疑,重新建立起新的现代的价值体系,故选B项;传播西方启蒙思想,反思中国传统【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文化,都是为了构建新的价值、新的文化思想体系,故排除A项;材料中反映的是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不是肯定中国传统文化,故排除C项:材料时间是1919年,而尊孔复古逆流是袁世凯称帝时发起的,故排除D项13.B【解析】本题考查土地革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史料实证的素养。材料漫画中的“这块红军分田应该先来耕作”等信息可知,这一时期应该是土地革命时期,故选B项;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A、C、D三【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宣传政策史问题的能力和家国情怀的素养。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画报社通过设立年画委员会,画送到工厂、矿山、农村听取群众的意见,并通过展览收集群众反馈,这一系列举措让美术作品更贴近大众,满足群众的审美需求,这体现了“服务于民”的理念,说明中国历史进人新时代,故选A项:虽然年画展览收集了群众意见,但这并不等同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故排除项;“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毛泽东1956年提出来的,而材料背景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时间上并不吻合,故排除C项;新中国初期的美术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材料未体现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故排除D项15.D【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初期农业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素养。1978一1980年,中国围绕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相关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主要围绕“是否允许包产到户”展开讨论。政策在这期间从最初的禁止包产到户、分田单干,逐渐转向允许在边远贫困地区的特定情况下实行包产到户,反映了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故选D项:这段时间的政策调整主要讨论的是包产到户,并没有涉及土地所有权的变化,故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直接提到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问题,故排除B项;材料虽然提到在边远贫困地区逐渐充许实行包产到户的政策调整,但没有提到区域差异拉大的问题故排除C项。16.C【解析】本题考查2013年至2017年全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变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从表格中可以看出,2013年至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