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二)历史答案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二)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9.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民族的发展振兴与国家现代化均具有民族性,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自身国情的发展与现代化,这为其他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借鉴,故A项正确。B、D两项所述与“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不符,均排除;“现成道路”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10.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积极意义,故D项正确。精准扶贫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出现,A项因果关系颠倒,排除;B项所述不符合实际,排除;材料显示的是脱贫的成就,这一时期尚未实现共同富裕,排除C项。11.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故B项正确。材料虽然涉及了东西部地区,但是得不出“实现了东西部区域经济的衡发展”的结论,并且东西部经济发展并不衡,排除A项;仅凭材料无法得知我国进人了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排除C项;“教育强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12.C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中国的推动下沙伊两国实现和解,这是中国为地区和世界和作出的贡献,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担当,故C项正确。我国多边外交长期以来以联合国为中心,外交中心并未转移,排除A项;B项所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未涉及周边外交,排除D项。13.[示例]评:2002一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加,经济高速增长。(3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这一状况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首先,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入世,我国更加广泛和深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对外商品、技术、服务等领域的交流扩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发展完善,这使我国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两个手段以推动经济发展。再次,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取得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经济、教育的发展,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政府和民间科技投入增长,科学技术取得众多成果,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力。(10分)总之,2002一2006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深化。(2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14.(1)贡献: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12分,任答四点即可)(2)意义:体现了中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有利于国家、地区间文明交流;促进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充分就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9分,任答三点即可)(3)认识:是具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体现;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践行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具有鲜明的多边主义特征。(4分)意·34·25Z0·历史-R-中外历史纲要(上)-GZ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