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抢分金卷答案(历史)

初中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抢分金卷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河南中考抢分卷答案
    2、2024河南中招考前冲刺抢分试卷
    3、2023-2024河南中考抢分锦囊
    4、2024年河南历史精准提分
    5、2023-2024河南省中考考前抢分卷
    6、2024河南中考抢分卷
    7、河南省2024中考考前抢分卷
    8、2024河南中考抢分卷数学
    9、2024年河南中考抢分卷
    10、2024河南中考抢分卷语文答案
三步一体高效训练讲评了西方文化侵略的双重性,故A项正确。材料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无关,排除B项;由材料看不出教会学校的开办札记冲击了儒学的主流地位,排除C项;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排除D项。·答案:A4,下图所示为1905年4月30日京师大学堂举办第一次运动会时京师大学堂足球队队员合影的情景。运动会组织方京师大学堂要运动员一再高呼“皇太后圣寿无疆,皇上圣寿无疆”等口号。这表明,京师大学堂A.积极践行体育教育B.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C.主导新式教育体系D.深受传统价值观影响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京师大学堂在培养青年学生方面仍强调忠君思想,体现了其深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故D项正确。京师大学堂举办运动会并不等于其积极践行体育教育,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京师大学堂采用分科教育方式和主导新式教育体系,排除B、C两项。答案:D5.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传统文化受西学冲击而日渐式微的背景下,与国学有关的学术论著盛极时,一批研究国学的大学院系所纷纷成立,如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1922年成立)、东南大学南京高师国学研究会(1923年成立)、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1925年成立)等。当时国学热的出现A.成为救国的重要手段B.阻碍了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转型C.蕴含了民族主义倾向D.证明高等教育开始出现乡土化趋势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中国传统文化受西学冲击而日渐式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批判和打击。到20世纪20年代,人们对传统中国文化的态度由全盘否定转为理性分析,这反映出当时国学热的出现蕴含了民族主义的倾向,故C项正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评估并不属于救国的手段,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出中国文化近代化转型受到阻碍,排除B项;材料无法表明当时国学热的出现是高等教育乡土化的起点,排除D项。答案:C6.在宋代杭州的印书作坊中,最著名的是陈姓各家字号,其刻印的书籍多为唐宋时期的诗文集和笔记小说,如唐代诗文集《韦苏州集》和《朱庆馀诗集》,这些书到现在还有部分残存。这反映了A.技术进步有助于文化传承B.商品经济助推文化的产业化C.唐宋的诗歌文化影响深远D.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增强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更多的文明成果被保留与传承,这反映出技术进步有助于文化传承,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商品经济与文化产业化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强调唐宋诗歌文化的影响深远,排除C项;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增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答案:A7.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宋仁宗诏令成立校订和刻印医药书籍机构一校正医书局,该机构对历代重要医籍如《素问水甲乙经《本草图经《伤寒论《千金要方》等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校勘,这些医籍在十余年后陆续刊行,颁行全国。这一做法A.提升了民众身体素质B.有助于传播中医学知识C.健全了疫病救治体系D.推动了政府的职能转变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政府组织人力物力,利用先进技术,大量校订、刊行医书,这有助于中医学知识的传播,故B项正确。中医药知识得到传播并不等同于民众身体素质提升,排除A项;材料与疫病救治体系的健全无关,排除C项;北宋政府大力推进医书刊印并未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排除D项。答案:B8.1896年9月,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第一次出现了“图书馆”一词。1909年9月9日,清政府批准筹建京师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随后,清政府又颁发了《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这些举措【24新教材.DY·历史-R-选择性必修3-QG】39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