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2024年高中毕业班五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

龙岩市2024年高中毕业班五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龙岩市2024年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龙岩市2024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
    3、2024龙岩市高三5月质检
    4、龙岩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教学质量检查
    5、龙岩市2024年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综
    6、龙岩市2024高三
    7、龙岩市2024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
    8、龙岩市2024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
    9、2024龙岩市高三第二次质检
    10、龙岩市2024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答案
时期用同位素所测得的格陵兰岛的温度。格陵兰与中国相距二万余公里,而古代气候变动如出一辙,足以说明这种变动是全球性的。(摘编自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有删改)材料二:1913年,竺可桢从伊利诺伊大学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地质与地理学系攻读研究生。尽管其主修气象学专业,但所修课程却并不局限于气象学,他还选修了著名科学史家乔治·萨顿的自然科学史课程。科学史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对竺可桢日后的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竺可桢就养成每日观测物候、记录气象资料的惯。从竺可桢的日记可以看到,他每天都将亲自观测的气温、风力、云量以及相关的物候现象记录在日记的标题处,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坚持到临终的前一天,几无例外。西方现代科学方法的严谨训练和深厚的国学功底,使竺可桢从一开始就具备了鸟瞰东西的宏阔学术视野。在研究中国历史气候时,竺可桢发现,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历史时期都相对缺乏天文学、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现象的连续可靠记载,气象仪器观测的数据资料最多也只有两百年的历史,无法解决漫长的历史气候变迁问题,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只能利用反映气候变化的其他证据来证明,方法有很多,如:湖泊沉积、植物孢粉、冰川进退遗迹等。在方法选择上,竺可桢曾在信中写到:“关于气象记录,仪器记录我们也远不及西洋,但是十六世纪以前历史时代的气候文献恰恰远胜于西洋,我们应该利用我们的所长方能取胜于人,同时也批判地接受了古代文化遗产。”事实上,早在美国求学期间,竺可桢就开始系统搜集中国和世界气候变化的资料,包括考古、动植物分布、冰川进退、雪线升降、河流湖泊冻结、气象观测记录等,所涉中国古代文献从经史子集到方志游记等无不广征博采。竺可桢认为,这些史料中有大量气候变化的信息,系统地加以分析研究,就可以利用中国古代丰富的文献资源优势来弥补我们在仪器设备方面的不足,这一想法成为竺可桢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科学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在长期的积累中,竺可桢融文、史、哲、天、地、生多学科知识于一炉,将不同来源的气候史料素材进行融合筛选,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处理,再逐步分析鉴别和利用,陆续发表了有关气候变迁的专业研究论文九篇。这些前期积累不仅为《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也逐渐形成了竺可桢独具创新的历史气候研究方法。(摘骗自徐飞、江增辉《中国传统学术资源的现代价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学者中,沈括最早对历史时代气候的恒定性提出了质疑。B.在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小循环里,寒冷波动趋势总是自东而西。C受西伯利亚的高气压控制,中国和欧洲两地的冬天可能冷暖不均。D.东西方国家同样存在难解的历史气候变迁问题,如冰川进退遗迹。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据研究结论,殷商以前的年均气温和一月温度都高于现在,可见五千年来的中国气候由热而冷的渐变趋势。B.十七世纪,中国的寒冷比欧洲界了五十年,可能是因为寒冷的传布往往是从东亚太洋海岸到欧洲大西洋海岸。C,基于某地结冰时气温与O8的相关性,可以采用O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方法制成较为可信的某时段该地气温升降图。D.气象仪器观测的数据资料最多不超过两百年,我国在研究历史气候时,应该充分利用古代文献资源丰富的优势。高三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猫ApP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