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4届新高考“大数据赋分”诊断性联合考试(2024.4)试卷及答案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试卷及答案答案(语文))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调研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文积累及综合运用。((35分)1.(10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每空1分)(1)①悠哉悠哉,②辗转反侧。③溯洄从之,④道阻且长。⑤一日不见,⑥如三月兮!(2)⑦海内存知己,⑧天涯若比邻。(3)(⑨气蒸云梦泽,0波撼岳阳城。2.(13分)(1)撰写(zhuan)记载(zi)歌yao(谣)(3分)(2)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2分)(3)典藉典籍(2分)(4)《经典常谈》语言通俗晓畅,包含的知识广博,难道不是我们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上佳启蒙读本吗?(2分)(5)朱自清说文解字诗经战国策(4分)3.(12分)(1)(4分)①“热爱”和了解”调换顺序。(2分)(②“敬礼!”应顶格写(2分)(2)(8分)①示例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程千帆)示例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马致远)。示例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王若飞)。示例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2分)②B(3分)③BDC3分)二、阅读理解(55分)【一】永远的红灯笼(23分)4.(4分)内容上,写城市春节的孤寂,与下文家乡春节的热闹形成对比;(2分)结构上,引出下文对家乡春节的描写。(2分)5.(4分)①温暖、熟悉②“我”、父亲与邻居互助贴春联③爷爷祭祖④清幽、肃穆6.(6分)(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城市中没有红灯笼的春节的索然无味,表现了作者对红灯笼的珍视以及对家乡的春节的向往和喜爱之情。(3分)(2)运用动作描写,用动词“接过”、“蘸了蘸”、“刷”、“递”等表现了贴春联的情景,表达了参与贴对联的快乐之情。(3分)7.(6分)①标题中的“红灯笼”,作为线索贯穿全文;(3分)②“红灯笼”是家乡春节的象征,用“永远的”来修饰,揭示了“我”珍视红灯笼,热爱家乡的主题。(3分)8.(3分)放鞭炮、挂红灯笼、贴春联、蒸包子、祭祖先等(答对3个即给满分)【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7分)八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2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