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 2024年春季高一年级入学暨寒假作业检测联考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4年1月绵阳南山中学2023年秋季高2023级期末热身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梁雨孟峰瑶审题人:胡继江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丨(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材料一:若我们分析一个农村社会组织,在一般人民,文字的用处是很有限的。在天天见面的团体中,知识的传递,言语自然比文字为简便而切实。人口流动率低,因地域上的膈膜而利用文字来传递消息的需要当然亦少,所以信札在农村是不常见的。社会不在激变之中,在时间上所发生需要记忆的事非但少而且需要记着的时间亦短,需借文字帮忙之处因之不多。若是“文盲”比“不文盲”的人在生活上并不吃亏时,当然不愿费本钱来“治盲”了。我并不是说在乡村中文字没有用处,只是普通人民用着文字的地方很少。一乡的领袖则需要较深的文字知识,因为他是一乡的顾问,有重要的信札须由他代笔。以前的私塾制度是在这种社会需要之下发生的。那些贵族性质的“西席”式私塾是专门造就成一乡的领袖,所以在学的时期较长,那民性质的“开门聚徒”式私塾,年限随学生自己决定,时若工作忙碌尽可随意不去上学,识几个字就算了。到民国二年私塾被学校代替了,在这个时期,教育制度并没有标准化,小学教员可以独出心裁来决定教材。江村的小学就由一位做过“西席”又受过“师范”训练的乡绅主持。他和我追述他当时的教材说:“我觉得一个小学毕业生一定得会应付社会上普通文字的需要,至少要会打算盘,会写红白份子,会记账,会写条子。所以我到小学三四年级就专门教他们这些实用的事。”到民国十七年,江村的小学教员换了位新式师范的毕业生。一个在新式师范毕业的人,连自己都不会算账,不会写份子,这是无可讳饰的,因为这些东西是“本地”社会组织中的东西。我初到这里这些都不通,也是一项一项做小学生般学着。一个新式师范毕业生,大概不见得肯再做小学生来向乡人学了,他用着标准化的课本来教授。有一次我在航船上和一个小学毕业的乡人坐在一起,他曾说:“那书上说的什么自由等…”,在他看来只是多几个不切实用,也不了解的新名词罢了。不但教材上发生了脱节,在教法上也发生了“格格不入”的地方。在私塾制度中是一个一个学生去上学,去背书的,是个别的教育法,所以一个学生若是有几天不上学,回来不会发生“脱课”,只是慢一些罢了。新式的学校是集合教育法,先生把“课堂”当作实体,而且当作连续的实体,他不管课堂里的学生在那里变迁,今天上了第一课,明天是第二课,学期始末的校历也是听着上边的训令,一切标准化。可惜的是社会组织本身没有标准化,一方面标准化,结果是“配不上去”。江村一带乡村的日历是这样:阳历2月到3月是新年,忙着做客人。3月到5月是空闲的,5月到6月是蚕忙,6月到7月是田忙。7月到9月除了一期秋蚕都是空的。9月到10第1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