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下)期高三初(开学)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历史试题

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下)期高三初(开学)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随着根据地的扩大而逐渐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根据地银行体系。1948年,以根据地银行为卷组建中国人民银行。1960年的金国会融业联市会汉”确立了私苦行庄的社会主义改造惑体思路。1952年,为配合即特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国家决定将所有私营行庄及合管银行合并为-个大的公私合营银行。1954年实现了公私合营银行和人民银行各级储蓄机构的合并。1957年,中国人民银行领布《公私合营银行机构、人员、业务财产移并我行处理原则》,将公私合营银行的机构、人员、业务财产,全部转移入中国人民银行。摘编自信瑶瑶《新中国70年银行制度建设:思想演进与理论创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7年俄国银行国有化的积极影响。(4分)(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1917年俄国银行国有化与新中国初期银行国有化在过程上的异同,并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10分)19.笔名是作者发表作品时所署的别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翻开晚清的书刊,当包天笑、陈冷、林白水、陈少白、于右任等卓然显赫的名字映入眼帘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其实只是笔名,对于他们的本名,人们却淡忘了;晚清笔名之盛,由此可见一斑。据统计,单是笔名超过几十个的就包括:李叔同(99个)、王韬(38个)、梁启超(38个)等;拥有十几个笔名者,不下40人。其中寄予政治思想的笔名为数众多,且有规律可循,基本延续社会思潮的发展脉络,因而最能反映时代的风貌。摘编自程丽红《笔名与时代一晚清报人笔名探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为背景、以救亡图存为主题,自拟一笔名,并作简要说明。(要求:不得使用材料中已提及的笔名,紧扣时代,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清晰)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