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那时,我们都喜欢读小说,就常在一起聊天。但我们的认识大不相同,我读小说主要看故事,特别喜欢浪漫主义风格的小说,迷恋雨果、巴尔扎克、屠格涅夫。庆华注重技巧、细节和人物性格的描写,他喜欢现实主义,认为现实主义才是写作的正途,特别崇拜契诃夫。(节选自刘雍《张庆华小说集(冬日〉序》)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父亲手臂僵硬、痴傻茶呆的症状相比,他不能说话更让家人揪心。B.父亲因病不能写字,这不仅使“我”悲哀,也使父亲自己极为懊恼。C.虽然父亲居家治疗的条件很是不错,但是父亲的病情未见改善。D.最后一段点明题旨,表达“我”的遗憾以及没有机会赎罪的痛苦。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中,父亲那一时之间“破译不了”的“手势”既引发了“我”的猜测,又设置悬念,吸引了读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文本一语言朴实,通过反复的自我质疑和对父亲情感的抒发,成功传达了对父亲深深的爱和对未能给予他更好治疗的遗憾。C.文本一中,在父亲情绪失控之时,文中以“像个孩子似的一会儿笑,一会儿哭”来进行比喻,表现了父亲无法表达意愿的痛苦。D.文本二最后一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以此突出了作者与张庆华在所追求的文学风格类型以及所喜欢的著名作家方面的差异。8.文本一第一段虽简短,但流露了作者多重情感,请梳理概括。(4分)9.文本二评论张庆华“喜欢现实主义,认为现实主义才是写作的正途”,请结合文本一的相关内容分析张庆华作品的“现实主义”体现在哪里。(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勾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日:“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创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爱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招而安天下之民,民帷恐王之不好勇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下》,有删改)材料二:齐桓,其事行也,险污淫法也,若是而不亡,乃霸,何也?日:於乎!夫齐桓公有天下之大节焉,夫孰能亡之?後然”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是天下之大知也。安忘其怒,出忘其仇,遂立以为仲父,是天下之大决也。责贱长少,秩秩焉莫不从桓公而贵敬之,是天下之大节也。诸侯有一节如是,则莫之能亡也:桓公兼此数节者而尽有之,夫又何可亡也!【高三语文第5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