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沈阳二中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10月(历史)阶段测试命题人:吴冬梅审校人:刘冰说明:1.测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出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其中的典型代表是陶寺遗址。该遗址位于下图中的()0A.①B.②c.③D.④2.《孔氏家语》记载: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时提出“隳三都的政治主张:“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古之制也。今三家,过制,请皆损之。乃使季氏宰仲由隳三都。孔子隳三都旨在()A.贯彻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B.遵守天下共主的分封制度C.维护等级森严的礼乐秩序D.缔造四方臣服的专制主义3.陈寅恪先生在解读小说的史料价值时认为:“有些小说中所叙之人与事,未必实有,但此类事,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则诚有之。”以《水浒传》为例,他认为:“《水浒传》所记梁山泊人物之事迹,多属民间传说甚至虚构,但这类人在当时环境下,从事这类活动,则是真实的。据此,他将小说的史料价值概括为个性不真实,通性真实”。这说明()A.历史学要以搜集和解读史料为第一要务B.历史研究不可借助文学作品来推测结论C.研究历史必须结合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D.文学作品的虚构性和真实性需辩证看待4.明初设置的巡抚,以京官监视巡查地方,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往往事半功倍,能够更好地统领地方,自设1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