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A.展现了个性笔墨情趣B.开创了宋画写实之风C.追求不拘法度的意境D.受到了理学思想影响5.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作物和水陆交通发达的地区,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工商业巨镇。如苏州的盛泽、望、唯亭,嘉定的南翔,湖州的南浔、乌镇,以及嘉兴的王江泾、濮院镇等。据此可知,这些市镇A.说明经济重心开始移向江南B.促进了区域贸易网络的发展C.反映了工商业资本日趋分散D.表明了各地商人群体的兴起6.1787年,陕西巡抚在奏折中称西藏达赖喇嘛的使者为“夷使”,乾隆帝斥责:“夷使’字样,甚属错谬。国家中外一家,况卫藏(今西藏地区)久隶版图,非若俄罗斯之…以外夷目之者可比。”据此可知,乾隆帝A.具有朴素的主权意识B.注重维护国家的统一C,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D.确立了因俗而治政策7.1843年,福建布政使徐继畲广觅“泰西人汉字杂书”“荟萃采摘”外人著述,历时五年,汇成了被时人赞誉为“地球之指南”“万国入双眸”的10卷本《瀛寰志略》。这说明,该书A.推动了清政府政治的革新B.唤醒了人们救亡图存意识C.增强了国家的“制夷”能力D.有助于国人了解世界形势8.据《戊戌变法史》记载,百日维新在103天中,变法诏令多达110道,各衙门、各省、各州天天奉诏。不过,除湖南有些动作外,京官和各处督抚对新法的落实多停留在口头上,所以事实上只形成了一场短命的“口水变法”。由此可知,这场变法A.遭到民众的强烈抵制B.具有以点带面的渐进性C.急于求成而无法落实D.没有触及旧的官僚体制9.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发生后,随着大批立宪派人士纷纷加人革命阵营,很大程度上稀释了激进革命派的汉民族建国主义立场,最终形成了“五族共和”的共识。这一“共识”A.延缓了民主革命的进程B.利于保持国家领土完整C,保证了南北议和的成功D.限制了袁世凯独裁专权历史第2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