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31.据《旧京琐记》记载,清代北京城中许多寺庙定期举行集市贸易,称为“庙市”,土地庙、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的集市规模大、商品多,合称“四大庙市”。这有助于证明清代A.已经形成市场体系B.严格遵循集会时间C.庙市失去宗教色彩D.城市商品经济繁荣32.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松动C.商业活动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33.明清时期很多知识分子远离政治,专注于对古籍的整理、校勘、注疏、辑佚,考据学因而兴盛,出现了惠栋、戴震、段玉裁、王引之、王念孙等学术名家。这一现象反映出A.儒家学说正统地位的巩固B.政府文化专制政策的严密C.经世致用的风尚日益盛行D.八股取上阻碍了思想进步34.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传统上被认为是负面的“人欲”“私欲”出现了180度的“坐标转位”,成为了正面的、被肯定的存在。这一变化A.适应工商业发展的时代特征B.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C.否定了程朱理学的思想体系D.将批判矛头指向了君主专制35.下表为鸦片战争前屮英正当贸易情况表。据此可推知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情况表单位:银两年度英国输华总值中国输英总值中国对英国贸易盈余情况1765-1769119291521906199977041795-1799537301557199723469571830-1833733502399502862615263A.中国的生产方式优于英国B.英国工业革命成效不明显C.中国传统商品仍有竞争力D.中国推行积极的贸易政策36.英国班华公使布鲁斯受命在北京换约受阻,他宣称:“赴京师乃攸关权利而非出于恩赐”,于是强行突入人沽,结果被清军击败。英、法决定再次组织联军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跟这次换约风波直接相关的侵华战争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C.侵犯了中国的司法权D.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37.1881年到1894年,清政府共修建铁路300多公里。甲午战后至辛亥革命前夕,中国新增铁路全长9200公里,其中由列强直接或间接投资经营的竞达8300余公里,占90%以上,中国自办的铁路只有850公里。这表明A.顽固势力阻挠铁路修建B.工业单命急需商品倾销C.甲午战后政府更加腐败D.列强加剧对中国的侵略38.甲午战争之前,“维新”一词基本都指日本明治维新。1898年,“维新”的使用频率达到高峰,含义也发生了变化,“今之世,一维新之宇宙也”。这反映出A.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壮大B.国人积极谋求救亡图存道路C.传统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D.西方启蒙思想成为社会主流高2025级历史试题第6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