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联考]陕西省2024届高三10月联考(10.27)语文试卷答案

[陕西大联考]陕西省2024届高三10月联考(10.27)语文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陕西省2024联考考题
    2、陕西省高三2024年第四次月考
    3、陕西省2024年联考
    4、陕西省2024联考时间
    5、陕西省高三联考时间2024
    6、2023-2024陕西省高三联考试题
    7、2024年陕西省联考的试卷
    8、2024年陕西联考答案
    9、2024陕西省联考试题
    10、陕西2024联考试题
1.下绝密★启用前202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名师原创调研模拟卷(六)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考试结束后,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学地理研究已经有2500余年的历史。中国最早的文学地理学批评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的吴公子札对“国风”的评价。中国文学地理学思想经过司马迁、班固、刘腿、魏征、朱熹等历代学者的探索和阐发,至20世纪初期已经有了相当丰厚的积累。20世纪初期,刘师培、王国维、汪辟疆、顾颉刚等学者先后发表系统性的文学地理学论文,为文学地理学学科在中国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21世纪,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蓬勃发展,文学地理学在中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在,中国文学地理学已成显学,研究成果丰硕:提出了文学地理学学科理论框架,确立了文学与地理的关系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在文化地理学、传统文学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新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使用的学术名称趋向于统一到“文学地理学”的名下…相比之下,国外的文学地理学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些成绩并未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尽管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文学地理学”的构想并出版了专著,但西方主流文学理论批评界并没有认可“文学地理学”。21世纪西方文学地理学研究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地理批评”方面。“地理批评”就是“文本分析”。客观地讲,西方的“地理批评”值得中国借鉴。但遗憾的是,当代西方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基本上就停留在“地理批评”这一层面,并没有进行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的开拓。这样,西方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面就显得非常狭窄。文学地理学这个学科在中国诞生,离不开一些重要的条件。一是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二是中国文学历史悠久且积累丰厚。也就是说,中国早就具备了建立文学地理学学科的地理条件、历史条件和文学条件。更重要的是,中国学术自古以来就有“天人合一”“时空并重”的传统。中国第一部文学总集《诗经》中的“风诗”是按地域编排的,“颂诗”也未按时代编排,这说明中国古人的文学空间意识的觉醒早于文学时间意识的觉醒,根本不存在中国文学“重时间而轻空间”的问题。而西方人文学空间意识的觉醒则比中国人晚2000多年。中国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今文学的地域色彩又特别突出,所以中国学者一旦提出建立文学地理学学科,就得到文学界和地理学界的广泛支持。以上这些条件都是西方所不具备的。作为一门在中国本土产生的新兴学科,文学地理学还有一段漫长的“国际化”道路要走。它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话语体系都是中国式的,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国际学术交流,使这些理论、概念和话语体系逐渐被国际学术界认可、接受(摘编自曾大兴、陈一军《文学地理学:历史与路径》)【2022高考模拟卷·语文卷(六)第1页(共8页)Q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