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湖南卷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 湖南卷历史答案)
义强国的发展经验而形成的。鉴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极分化问题,革命党人主张吸纳社会主义因素,正如材料中孙中山、黄兴和朱执信的主张,这表明当时革命党人并不是一味地照搬西方经验,而是对欧美资本主义进行了反思,D项正确;“社会主义思想广泛传播”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民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排除B项;材料只是强调对民生主义的看法,无法体现“治国理念的趋同性明显”,排除C项。12.B根据材料“参加论战者无论是否真正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都纷纷标榜自己是运用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在当时已发展为一种盛行的学说,社会形态、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等一时成为史学界耳熟能详的话语”并结合所学可知,唯物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均为马克思主义看问题所用的观点,这体现了社会性质讨论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B项正确;材料“参加论战者无论是否真正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说明学者对中国社会性质是否取得共识还未可知,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被普遍认同,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思想无关,排除D项。13.D根据材料“1935年,《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并不反对民族资本家发财,并不反对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因为这种发展不利于帝国主义,而有利于中国人民”可知此时日本已经开始侵华战争,中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闭结一切可以闭结的力量进行抗日战争,D项正确;材料主旨表明毛泽东意在闭结抗日力量,并不是为了保障民族资本主义在根据地的生存,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马克思劳资理论,排除B项;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矛盾,排除C项。14.B根据材料可知,邓小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B项正确;1984年,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改革的开展,排除A项;21世纪初,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个体工商业的合法化信息,且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D项。15.B根据材料可知,从1950一1952年,工科以及农林医师类高等院校的数量增加,说明国家在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B项正确;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改变了中国义务教育落后的面貌,排除A项;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十年探索时期,排除C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1956一1966年,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16.C钱乘旦认为中世纪的教会保存了文化,尤其是中世纪流传下来的书籍主要得益于传教士的作用,这说明当时的教会传承了文化,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C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排除;材料对教会传承文化持肯定态度而非否定,排除B项;文艺复兴批判教会的腐朽,其宣扬的是资产阶级文化而非教会文化,排除D项。17.B根据材料可知,德国印刷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传统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推动德国宗教改革运动,B项正确;近代人文精神萌发于意大利,排除A项;宗教改革运动使德意志民族意识得以觉醒,排除C项;宗教改革挑战了罗马教会的神权统治,“摧毁”说法错误,排除D项。18.A根据材料“代表尊贵的金色、代表热情和爱情的红色、代表优雅和风度的黄色…总之,亮丽的生命取代了忧郁的生命”可知,材料体现了对人的重视,是人文主义的体现,A项正确;《日出·印象》中印象派的作品,它是19世纪科技发展的结果,排除B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体现了对社会阴暗面的批判,排除C项;《亚威农少女》是现代主义美术风格,体现对现实的迷惘,没有具体的颜色感情代表,只是表达个性的情感,排除D项。19.A卢梭的作品中出现了较为典型的人物,如农民、乡村牧师、民思想家、劳动者,这说明卢梭重视一般民众,反对等级制度,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卢梭对宗教神权的批判,排除B项;主权在民强调权力在人民手中,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暴力革命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20.A依据材料“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这有助于进步史观的形成和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发展”可以看出科学革命有利于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自然科学诞生在文艺复兴时期,因此是文艺复兴推动自然科学的产生,而不是自然科学推动文艺复兴兴起,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资产阶级革命,排除C;马克思主义诞生在184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21.B由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英法海底电缆铺设成功,①符合题意;1859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②符合题意;瓦特改良蒸汽机是在18世纪,③与题意不符;1846年,德国天文学家加勒发现海王星,④符合题意。所以①②④,B项正确;因为③与题意不符,排除A、C、D三项。22.D从哈格里夫斯到卡特莱特,纺织业技术不断革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D项正确;“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中的事例与蒸汽机的发明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纺织业发展,排除C项。高二年级4月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卷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