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联考(243013Z)历史答案考试试题

辽宁省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9月联考(243013Z)历史答案考试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辽宁省高三二模历史
    2、2024年辽宁省历史高考试卷及答案
    3、辽宁省2024十二月联考历史
    4、辽宁省2024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
    5、辽宁省历史卷2024
    6、2024年辽宁省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7、2024辽宁高三二模历史
    8、辽宁省2024年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9、2024辽宁省二模历史
    10、2024年辽宁省历史高考试卷
周测卷七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1.D材料中“听张先生处分”“臣实不敢以一人自专”等信息表明,内阁首辅的权力主要取决于皇帝的旨意,这是因为内阁并不是法定的权力机构,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错误,内阁的职责主要是票拟,排除;B、C两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2.C由材料“其忽鲁谟斯国进狮子、金钱豹、大西马。阿丹国进麒麟,番名祖刺法,并长角马哈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并不是以获取利润为主,这最终造成郑和下西洋难以持续,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材料无法表明明代帝王对异域物产的追求,排除;B、D两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3.A由材料“嘉靖时的‘真倭’,反倒是受中国海盗指挥的,处于从属、辅助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倭寇的主体并不是“真倭”,而是中国的海盗,这一群体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明代实行海禁政策,合法的海外贸易遭到禁止,大量的中小商人不得不从事海上走私贸易,故答案为A项。B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C、D两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4.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北方安定,主要是由于封贡互市得到恢复,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所述史实出现于明中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说法夸大了长城的作用,排除。5.B由材料“今出数共五百余万,而岁入不过三百二三十万”可知,明朝灭亡之前,政府财政入不敷出,这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故答案为B项,排除A、C、D三项。6.B由材料中“而宗藩罹祸尤甚”“明制之于天潢(皇族宗室)‘迨遭闯、献之祸,屠戮几尽焉’”等信息可知,明末农民起义对明宗室进行了毁灭性打击,故答案为B项。A、C、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7.B由材料可知,雍正时期密折制度被广泛应用,这有利于加强皇帝对国家的控制,专制皇权得到加强,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表述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皇权强化无法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排除D项。8.D由材料“皆于当天办完,没有耽搁过一日者”可知,军机处运行效率较高,故答案为D项,排除A、B、C三项。9.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克萨之战发生在中俄之间,属于“对外抗击外敌”,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均是内部民族问题,不属于外敌入侵,排除意·18·【23新教材·ZC·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中外历史纲要(上)一Q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