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开学考试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21届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高一年级上第二次质检考试
2、衡水十三中学2024高三质检1
3、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24年高考
4、2023-2024衡水市第十三中学开学时间
5、2024年衡水十三中
6、2023-2024衡水第十三中学喜报
7、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24
8、2023-2024衡水市第十三中学什么时候开学
9、衡水十三中2024年开学时间
10、衡水十三中2024年什么时候开学

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臣光日: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昔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注1公孙鞅(约前390--前338):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秦孝公初年任左庶长,实行变法。十年因功升大良造。十二年进一步变法。十八年统一度量衡制。十二年大破魏军,因功受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十五邑,号为商君、因称商鞅。商鞅二次变法为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B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C.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D.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刑名指战国时以管仲、商鞅、申不害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B中庶子,官名。战国时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之臣。秦、汉为太子侍从官。历代沿置。C“公叔召鞅谢曰”中“谢”指道歉,与《鸿门宴》中“乃令张良留谢”的“谢"相同。D.黥,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刘邦的大将英布曾因犯罪被黥面。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刑名指战国时以管仲、商鞅、申不害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循名贵实,慎赏明罚。B中庶子,官名。战国时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之臣。秦、汉为太子侍从官。历代沿置。C“公叔召鞅谢曰“中“谢”指道歉,与《鸿门宴》中“乃令张良留谢”的“谢"相同。D黥,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刘邦的大将英布曾因犯罪被黥面。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3分》A秦孝公即位后想让秦国强大起来,他下令谁能让秦国强盛,就赐予高官与封地,公孙鞅在这样的情况下西行来到蓁国。B公孙鞅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座深知公孙鞅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向魏惠王推荐公孙鞅,就重病不起,以致魏王错失良才。C,卫鞅在秦国施行新法十年,秦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